作为一名新加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教师,站上讲台的那一刻,我才真正明白“教书育人”这四个字的分量。开学第一天,我迎来了我的第一节课,我提前一周备课,PPT改了又改,试讲了好几遍,可真正面对学生时,心里还是止不住地紧张。台下几十双眼睛望着我,有好奇、有期待,也有漫不经心。我深吸一口气,告诉自己:不能只是“讲完”,而是要“讲懂”。
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,一开始我很焦虑,担心他们听不懂、不愿学。可慢慢地我发现,他们并不是不爱学习,而是太多次被“你不行”的标签贴怕了。于是我试着把专业术语翻译成“接地气”的语言,把案例搬回他们天天趴的课桌。讲“地基”与“基础”时,我让他们比着桌子想:地面抱住桌子的部分叫“地基”,桌子回抱地面的四条腿叫“基础”。思路一换,他们眉头舒展,眼睛亮了。那一刻我突然懂了:教学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,而是蹲下来,找到学生踮踮脚就能够到的支点。
现在,我不再追求“完美课堂”,而是珍惜每一次“真实相遇”。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,而是把灯点亮。我们高职院校的老师,点的也许不是最耀眼的霓虹,却是那些愿意在车间、在机房、在实训室长亮的钨丝灯——照不了远方,却能照亮学生脚下那条“靠自己走出去”的路。这大概就是我当老师的意义:和他们一起,把“我能行”三个字,从安慰变成事实。
建筑工程学院刘人萍
2025年09月10日